您好,欢迎光临杭州市艺术品行业协会网站! |
会员注册登陆
  • 用户名:
  • 密    码:
  • 入会申请

“青山缺”尉晓榕新作展

时间:2015-09-18 12:50 来源:未知 浏览:

 

「青 山 缺」 尉 晓 榕 新 作 展

主 办 | 信雅达文化艺术

承 办 | 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艺术家 | 尉晓榕

策展人 | 董捷

开 幕 | 2015.9.2615:00

展 期 | 2015.9.26- 10.19

 


 

【名 家 评 说 尉 晓 榕】

 

1
名家众评 · 程十发
 

我曾经说过,中国画向前发展是建立在继承传统和对生活一往情深的基础上的。尉晓熔是新一代画家中的佼佼者,他在笔墨上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善于用笔用墨。国画中的线条不仅可以表现对象的质感、神态和动向,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感情。从尉晓格的画上可以看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很自如地掌握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他的思路宽画路也很宽,既能画传统文人画一类的作品,又能画民间题材的画,还能画当代题材。在他的画中还有传统绘画中所没有的东西,是从西画以及其他艺术中吸取的养料,例如对体块和光感的表现等。

 


尉晓榕 万恨为君平 45×32cm 2013

 

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表现最为直接的是他画的以现代人物为题材的画。他有很强的写实能力,又善于合理的夸张和变形。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表达了他真实而丰富的情感,这种感受不同于别人,因此他的画有他自己的个性。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画家的探索精神,这种探索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和意义。尉晓格现在取得的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愿他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 文/程十发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画大家

 


 

 

2
名家众评 · 吴山明
 

阿尉做学生时好生了得。一次上农贸市场写生,他居然将整个场景上百号人物,挺洒脱地画了下来。可见他如去搞战争场面之类的大创作,一定会很有气势。

 


尉晓榕 角力图 36×24cm 2013

 文/吴山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人物画家

 


 

 

3
名家众评 · 范景中
 

大抵今世画家,久于笔墨有所持论,孰高孰下,略见之矣。然谭复堂云:“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既言人人殊,则吾于晓榕之画复何所论,而吾于晓榕之笔墨又何所不可论哉。画传千载,一脉相接者,古也。然古之人既罄其术,欲求蹊径之外,别辟通涂,其艰可逆。梁任公尝叹,近世诗人,“生千岁后而欲自树壁垒于古人范围以外”者,洵不可得。画家之境,讵能独异?顾诗人虽不能自树立于古人之外,初亦未尝自外于古人也。

 


尉晓榕 冯友兰先生立像 27×24cm 2013

 

而画家则大不然,人人既求自树立于今人矣,人人亦求自外于古人。故飞獍走,弃笔墨而之他,一时光怪陆离,万象皆新,观之者目骇,论之者舌挢。当此之际,孰谓晓榕之画不将跃跃于人之前而搏此一时之快哉!然而具大智能者,必大异于俗。故晓榕之能以大愿力、大定力返身入古,虽渊源于浙派,捶取之功则综收博采,其自见之明又自持之坚者如是。浙派人物画向以重传统、重笔墨、重造型取誉当世,风格强烈,名家辈出。晓榕既字于斯浸于斯矣,日就月将,其为笔墨根基也,遂不能不厚,而其造型能力也,遂不能不高。所谓松风如故,瓣香不绝,浙派人物画之波澜更壮,其在晓榕乎!

◯文/范景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

 


 

4
名家众评 · 郎绍君
 

尉晓榕这一代,摆脱了“正确反映”和“英雄主题”一类必然论模式,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精神空间。大凡激发情感的题材,生动有趣的形象,笔墨语言的实验,姊妹艺术的启发,读书的感悟,新鲜式的刺激,都可能成为他们欣然命笔的由头——这使画家对丰富的人和人的丰富性的体察刻画,得到了扩展与深入的巨大可能。晓榕平时所画,除了现实人物,还有文人仕女、历史肖像、古代圣贤、和尚道士、仙人鬼怪、古诗词意、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人物风俗、民国时尚、儿童嬉戏、田园牧歌等,在题材上比方增先一辈丰富多了。但这仍然单薄——仅有了“丰富的人”(各式各样的人),还缺乏“人的丰富性”(人与人生的复杂深刻)。惟有跨越后者,才能对写意人物画有大突破。

 

尉晓榕 毕加索腾越 24×27cm 2012

 

“人的丰富性”只能透过画家的艺术个性体现,而画家的艺术个性是由他的性格、人生和艺术活动铸就的。剖析画家的艺术个性 ,可能探知他获得表现“人的丰富性”的途径和特点。从作品看,尉晓榕艺术个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谐趣性。这可作两层观,其一,他喜欢刻画有谐趣的人物。其二,他常常赋予不诙谐的人物以谐趣。

◯文/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5
名家众评 · 任道斌
 

尉晓榕的《论中国画与乐的同构系统》,是一个跨越艺术门类进行比较与研究的新课题,该课题的研究高屋建瓴,必将对未来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在学术上具有开拓性意义和一定历史价值。

 

 

尉晓榕 紫皮花生 13×18cm 2012

◯文/任道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

 


 

6
名家众评 · 毛建波
 

阿尉是极具才情的艺术家。所谓才情,不外包括天赋、素养、趣味三者。天赋先天而来,素养包括学问在内,又不仅仅是学问,而趣味是最被人忽视而又最值得讨论的。阿尉绘画中最特殊处就是画中蕴含的趣味。他笔下的人物有传统文人画之气韵,也有民间艺术之天真浪漫,再以颇见功底的书法,题上亦庄亦谐的款识,合成佳作。明人卓人月、徐士俊在《古今词统》评词时,用过“诞妙”二字,即由荒诞而生妙趣,以不能之事出之,便成高妙。欣赏阿尉的作品时,经常能体会到“诞妙”之趣。

 


尉晓榕 宗炳的游戏 27×24cm 2013

 

阿尉作品的尺寸通常不大,在征集展览作品时每每要限制尺寸的今天也显得另类。实际上巨幅大画他也能驾驭自如,在中国美术学院晋京展上,阿尉用三天时间挥毫写就的一幅大画,就颇得行家们称许。阿尉对创作大画的能力是自信的,只是私意认为,阿尉的“性”是更适合画小画的,在方寸之地上,阿尉的才情、趣味、笔墨工夫可以“卖弄”得臻于妙境。这类作品完全来自于个人的生活体悟,信手拈来,无所不可入画,尺幅虽小,气局却大,内容丰富,笔墨精到,经得起细细咀嚼品味,已经形成别于他人的“尉家样式”,毕竟画是不以尺幅大小定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