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杭州市艺术品行业协会网站! |
会员注册登陆
  • 用户名:
  • 密    码:
  • 入会申请

笔墨水融——尤无曲绘画精品特展在唐云艺术馆

时间:2015-08-03 17:15 来源:未知 浏览:

嘉宾合影

8月2日上午十点,江海艺境系列展之“笔墨水融”——尤无曲绘画精品特展在杭州唐云艺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朱颖人、管怀宾、朱晨,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斌,美术评论家谢海、吴敢、蔡树农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的艺术家和南通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南通市部分文艺家和尤无曲家人及其亲属好友参加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先生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南通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从“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到当代的范曾、袁运甫、袁运生等一批名家大师,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一现象呈现出江海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显著特点,成为具有鲜明南通烙印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而尤无曲先生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尤老长达92年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展现了一个跨越不同社会制度、经历不同时期,受到南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的艺术家,完整清晰的创作历程和生命历程。特别是,尤老提出“笔墨水融”的中国画观,将中国画用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对新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室主任朱京生先生致辞

杭州市文联主席陈一辉女士

尤无曲艺术馆名誉馆长、尤无曲之子尤世璜先生

开幕式中,尤无曲艺术馆名誉馆长、尤无曲之子尤世璜先生还谈到他父亲的艺术道路:坚守国魂、潜心变法、超脱时流、勇攀高峰,这是由他的“高峰伦”决定的:中国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目前中国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需要并将能够发展。

本次展览以“笔墨水融”为主题,精选六十六幅代表尤无曲艺术成就的国画精品,辅以尤无曲的人生艺路,近现代从齐白石老人开始诸多专家学者对尤无曲的评价,以及尤无曲老人开创的曲园盆景,立体的全方位展示尤无曲的艺术成就、人生历程及生活状态。这是尤无曲老人在浙江的首次个展,所有展品都是代表尤无曲绘画成就的精品力作,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面世。

本次展览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承办。展期15天,至8月16日结束。

 笔墨水融——我的艺术观

尤无曲

从五岁习画至今已过九十载,我一直都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画笔,越画越感到中国画的博大,越画越能体验笔墨水变化的神妙和愉悦。我认为中国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目前中国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需要并能够继续发展。

松涧清泉 1986年作通景六屏 180cm× 288cm

艺术的发展总会带着时代的印记和特色,对中国画发展的悲观认识只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不十分清楚中国画发展的血脉,和真正领会体味中国画所能表达的语言有多丰富和玄妙。而社会的动荡、变革,带来的几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断层,认识的肤浅,和急功近利心浮气燥的时代风气的影响,也带来了对传统中国画的否认。因此对中国画发展前途悲观的论点,停止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不正确的。

夏山飞瀑   68.5cm×46cm

目前就世界艺术的总体格局而言,中国画的地位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还需要中国的艺术家长期而不懈的努力。中国画在今后的岁月里,随着国力的强盛,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世界对中国文化、中国画了解的加强,将为中国画带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不管将来中国画如何发展变化,有二点是不能少的,一是笔墨、二是人文精神。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人文精神是中国画的灵魂,因而讲究笔墨和人文精神是中国画永恒的课题。我是画山水画的,我认为山水画是通过画家的性灵把握自然灵性的一种艺术实践,一个画家想在艺术上达到一个相当的境界,他必须先从塑造自己的性灵开始,这就是中国画家必须先是个学识丰厚的文人的缘故,而传统高境界的中国画家要有隐逸情怀,淡泊内涵,其实质就是与自然之道暗合,因为天工造物自然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无法速成,一个集大成的中国画家,必须有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通过对诸家诸法的长期修炼,集众善以为己有,并使造化与心源自然交融契合,从而达到所谓天人合一之境界。

春山雨后   2005年作 51cm×46cm

限于篇幅,我对画理讲三点。

1、书为画之本。书法为绘画之根基,书法功力的深浅直接影响着画家的最终成就。

2、笔墨水融。水是生命的本源,造化万物的生成都靠水来滋养,因而水与笔墨达到真正的相融,就能与自然之道妙合,夺天工造物之真魂魄,水是中国画生活之源。 

3、繁而透,空而厚,画之真境界。

深山寻幽   2005年   50.5cm×47cm

关于“笔墨水融”

“笔墨水融”这个观点最初成文是1999年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时,要求参展者写一篇《我的艺术观》时所写。首次发表在2001年《荣宝斋》杂志8月特刊上。

水天一色   2005年 47cm×50cm

“笔墨水融”不仅是画法也是画理,内涵主要五个方面:笔、墨、水、融及水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国画艺术是有生命的。在我看来,笔墨是骨肉,水是血液,融是整体,融通古今,融合自然,融化心灵,融洽画中各元素。这“四融”必须靠水的特殊作用与运用,才能融为一体,成为一件生机盎然、韵味无穷的作品。这个思想不是我刻意研究而成,而是我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慢慢悟出来的,是自然形成的。由于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我摸索出有自己特点的的泼写结合的画法。

“笔墨水融”是我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精华的理解和自己绘画经验的总结,这个境界是无止境的,我还在努力。

丙戌二月
(原文刊载于《尤无曲》画集 )

观瀑亭  2005年   50.5cm×47cm

春山鸣泉  50.5cm×46.5cm

设色山水   1984年  17cm×104.5cm

相关链接:www.zgbigart.com/info_x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