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杭州市艺术品行业协会网站! |
会员注册登陆
  • 用户名:
  • 密    码:
  • 入会申请

“丝路·思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

时间:2015-10-23 17:28 来源:未知 浏览:

 
 

新闻发布会现场

由中国美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的“丝路·思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将于10月21日起在中国美院开展。

此次学术研讨会百年来首次完全由中国主办,是境内最具规模的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是一次关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古迹保护与修复、佛教艺术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共100余名。这次活动将在浙江杭州和新疆克孜尔两地举行。此次研讨会将是中国境内举行的最具规模的一次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及相关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80窟《降伏六师外道》

克孜尔224窟 须摩提女请佛缘

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收到了国内外丰富多彩的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及艺术史系汪悦进教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克斯,美国国家画廊史密森亚洲艺术博物馆、古代中国美术部主任凯斯•威尔森,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亚洲美术部主任江文苇等近30位国际学者,及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郭宏等国内专家学者,论文内容涵盖了丝绸之路和古龟兹的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古文字,以及龟兹壁画保护和临摹等内容。国内外与会嘉宾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包括克孜尔石窟在内的龟兹石窟,以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树立和探讨,在学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在本届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是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是作者本人和这次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主办单位的共同学术成果。这次活动将在浙江杭州和新疆克孜尔两地进行。

克孜尔14窟 马王救商客出海

克孜尔189窟 护法金刚

研讨会分为五个板块:一、丝绸之路主题:丝绸之路与佛教艺术传播、龟兹人文地理、龟兹民俗艺术;二、克孜尔石窟壁画考古与艺术研究主题:考古、材料、艺术创造和技法;三、克孜尔石窟壁画与欧亚国家文化艺术互动主题: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文化;四、克孜尔壁画海外流失部分研究主题: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美国国家画廊赛克洛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五、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主题。

为了配合研讨会的召开,更广泛、深入地弘扬传统文化,将于2015年10月21日—10月2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岩彩画是以矿物颜料为媒介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要表现形式,它的表现技法在中国具有极其辉煌的历史,新疆的克孜尔、甘肃敦煌、及山西的寺庙道观等岩彩壁画经历了千年岁月,仍然璀璨夺目,至今仍经久不衰地影响着海内外的绘画表现。岩彩画无论是从画史记载,还是存世画迹上看,中国画为代表的绘画方式是丰富多元的,水墨与丹青历来都是传统中国画交错并进的两条主线。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的发展中,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王赞  丝路花语   200cmx210cm  矿物色、麻纸

王雄飞  中华古韵 600X210CM 矿物色、麻纸、金银箔

侯黎明  莫高晓月  145cm×97cm  矿物色、麻纸

马强  宕泉雪霁  193.9cmx130.4cm  矿物色、麻纸

前 言(一)

进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旨在让古代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即: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中华汉唐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这一载体,进行传播、交流、交汇与融合的产物,也是东、西艺术进行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完美结合的精彩体现。它代表了古代中亚和西亚艺术发展的顶峰,并对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七年风雨历程中始终将发扬中华文明传统精神作为学院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壁画教学和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家的领军人物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都曾经赴甘肃敦煌,山西永乐宫临摹壁画。1977年“文革”后浙江美术学院恢复高考制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中必定有临摹壁画的课程安排,每一界的同学几乎都把赴敦煌考察看着是人生的必然经历。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将传承中华传统壁画艺术作为教学的重要课程,把研究壁画艺术作为中国画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新丝绸之路•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1日至26日分别在杭州和拜城两地举行。为了配合这场研讨会,我们推出“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的项目,让学界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壁画研究的历史文献,以及现代中国岩彩画创作的发展现状。

中国美术学院和新疆龟兹研究院地处祖国的一东一西,是中外文化交流、融通的福地,这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在此召开“新丝绸之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意义非凡。立足当代,提升岩彩壁画的学术品味和理论建设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奋斗,使古代岩彩壁画研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王赞
2015年10月21日于西子湖畔

前言(二)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地处葱岭以西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和新疆以东诸石窟群之间,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她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境内公元3~9世纪文化交流的产物,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时期内龟兹石窟产生、发展、繁盛和衰落的过程,也为特定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宗教艺术、民俗、音乐舞蹈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尤其是壁画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成为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 具有历史的和审美的突出普遍价值,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成就基于两大因素:一是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与融合。克孜尔石窟壁画比较多的受到犍陀罗、秣菟罗、笈多佛教艺术,以及波斯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较多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公元3-4世纪的克孜尔早期壁画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西来印记,尤其是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公元5世纪人物造型风格近似印度秣菟罗艺术;公元6-7世纪壁画人体造型曲线即“三屈法式”的增强,显示出印度笈多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壁画中还出现了中原地区汉代以来所流行的不同纹饰,以及波斯萨珊王朝流行的联珠纹饰等。这些外来影响,客观的反映了以佛教艺术为载体,丝绸之路上多种绘画风格在龟兹地区进行交汇、融合,并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龟兹艺术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新疆以东、河西,以及中原地区佛教美术的发展。

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克孜尔壁画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和洗礼之后,虽然丹青斑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风采依旧,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宁静和神秘,这是历史所赋予它的深刻内涵。

新疆龟兹研究院
徐永明